2)第六十六章 东线无战事(下)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汇报暂且放到一旁,目光移到邓二身上:“这里边可有什么要紧情报?”

  若没有什么急需处理的要紧情报,李延庆打算用餐沐浴后慢慢看,这份汇报属实有些长,一时半会怕是看不完。

  “应该是没有的,信使并未特别说明。”邓二微微低头。

  “是么。”李延庆再度问道:“江宁府那边可有什么消息?”

  邓二低声回道:“回郎君,也没有,而且扬州那边也没有新消息。”

  整个淮东战线静悄悄,压根就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动静。

  李延庆点了点头:“那行,你先回去吧。”

  一个时辰后,李延庆用过晚餐,沐浴一番,身着清爽透气的丝质窄衫,脚踏木屐,再度回到屋内。

  燃起油灯,点上驱蚊的艾草绳,李延庆坐回书桌后,取来厚厚的汇报翻开,细细审阅着。

  开头十余页,是开封总部对最近一个月乌衣台工作的总结。

  每隔半年,各地办事处都必须向开封总部提交一次账目,财务部也会派专人赴各地审核账目。

  这一规矩,乃是乌衣台总部搬迁至开封后定下。

  每年的五月和十一月就是核对账目的时期。

  财务部将所有账目进行合并归拢后,在六月的汇报中做了汇总,这也是为何六月份的汇报远比上月的厚实。

  过去的半年,抵消经商收益后,乌衣台总计支出一千五百贯,约等于李重进这位使相四个月的薪俸收入。

  这开支还算可以接受,乌衣台毕竟两百多号人马,每月光薪俸开销就有六百多贯......

  李延庆细致看过账目,往后翻,便是乌衣台最近一个月的成果:

  今年年初新成立的洛阳办事处,与当地粮米行会的谈判取得显著进展,预计下个月就可在洛阳城开设粮米商铺。

  看完这里,李延庆忍不住暗自吐槽:真操蛋,这洛阳办事处都成立快半年了,才取得这么点成果,说是下个月能正式开业,但又是预计,好事也太过多磨了......

  这时候办事效率就是这般低下,而且洛阳是各路豪门权贵的聚集地,更是不少退休高官的隐居地。

  洛阳的政治敏感性仅次于开封,在这地方开设粮米商铺,确实颇有难度。

  李延庆又翻开一页:今年五月建立的大名府办事处,与地方行会的谈判颇为不顺,恐难以在当地开设商铺。

  啧,大名府也这般难摆平么?

  这也不怪乌衣台的办事能力,大名府是周朝的“北京”,同时也是天雄军节度使驻地。

  天雄军节度使正是当朝符皇后的亲爹符彦卿。

  自四年前符彦卿上任大名府尹,并兼任天雄军节度使后,符家便垄断了大名府乃至大半个河北的粮米生意。

  凡是往北贩粮的商队,都只能将粮米低价出售给符家,再由符家卖往河北各州县。

  与符家做生意的,要么是当朝公卿,要么是一方节度。

  乌衣台伪装的商队,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商队,得不到符家的入场许可再正常不过了。

  快进快进...李延庆直接跳过这条让人糟心的消息。

  汇报很厚实,几乎囊括了每个办事处最近一个月的工作进展。

  看了整整一个时辰,李延庆对各地办事处的运作状态,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即使没能在开封亲自坐镇,李延庆也能把控乌衣台这条大船的前进方向。

  翻到最末,李延庆终于找到了一个“惊喜”。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