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各方应对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延庆领着知州马崇祚进到自己常日办公的公廨,并吩咐胥吏奉上凉茶。

  马崇祚心中虽急,却也明白事情急不得,坐在椅上掏出丝质手绢,一边擦着汗,一边整理着思绪。

  邸报带给他的冲击实在太大,马崇祚虽然经历过不少大风大浪,改朝换代都见过多次,但毕竟人老了,心气胆量大不如前,直到现在还有些没缓过劲来。

  待到胥吏端上凉茶退出公廨,李延庆端起茶壶,给马崇祚缓缓倒上一杯:“知州这时候来找下官,恐怕事情不小。”

  “推官请瞧瞧这个。”马崇祚已经勉强平复好心境,从袖中掏出折好的邸报,说道:“这是朝廷方才送来的邸报。”

  李延庆其实对邸报的内容已经知道得七七八八,却还是郑重地双手接过,坐下细细品读起来。

  此时邸报并非由朝廷派送,而是由各州派驻开封的进奏院负责。

  不过淮南新下,周朝在淮南的七个州并未在开封设立进奏院,因此是由朝廷设立的淮南道进奏院统一派送。

  淮南各地驻军的邸报,也由这淮南道进奏院负责派送。

  郭荣在邸报的派送上耍了个小心思,故意让淮南道进奏院发出邸报的日子慢上了两天。

  所以,乌衣台的汇报比朝廷的邸报早到近两日,让李延庆能够提早得知朝中的动向。

  果不其然,邸报的内容李延庆大多已经在乌衣台的汇报上看过,基本都是朝廷近期的人事调动。

  “推官,其中最要紧的,便是窦仪升任知西京留守事。”马崇祚见李延庆看得比较慢,连忙右手撑在茶几上,斜过身,伸出手指,指向邸报中间靠后的一段。

  李延庆正在看开头关于御史台的调动,见马崇祚如此焦急,便顺着往下看去。

  窦仪升任西京留守这条原本最为重要,却被摆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角落里。

  朝廷在邸报上还耍这等小心思,该说是胆小呢?还是自作聪明呢?真不知该如何吐槽...李延庆摇了摇头,将这条人事调令逐字看完。

  “不就是朝廷委任窦仪为知西京留守事么?这有何特别的?”李延庆故作疑虑,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李推官常日里何等聪慧,这时候怎的有些迟钝了...马崇祚来不及深思,急忙解释道:“哎呀,推官有所不知,文官当知州并无甚特别,可那都是暂任的,这窦仪的差遣前头没有加“暂”字,后头也没写明由哪位武官接任,朝廷是摆明了要让窦仪长期出任西京留守啊。”

  “哦,原来如此。”李延庆轻轻点头,再度问道:“可这有何影响?”

  要装糊涂,那就得一装到底,李延庆已经略微猜出马崇祚的来意,这时候装糊涂最为稳妥,自己可不能轻易表态。

  “这影响可就大了。”马崇祚见李延庆好像真不太明白,便坐下来徐徐说道:“我朝以武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