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入局(三)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

  面对御史台即将彻查国子监的压力,冯吉必须得想方设法将贪墨遮掩过去。

  李延庆自忖,最简单省事的法子,就是在御史台发难之前,填上那贪墨的两万贯。

  照目前的情况看,估计就是这两万贯卡住了冯吉的脖子。

  但冯吉真的有沦落到找我来借钱的地步么...李延庆心中依旧抱有疑惑。

  说到底,李延庆与冯吉仅有一面之交,压根谈不上相熟,两家之间唯一的交集,便是那每年一千册九经的小生意。

  借钱,还是两万贯这种巨款,怎么看都不太合适。

  李延庆的目光在冯吉身上梭巡,心中猜测:莫非,冯吉在朝中的人脉已萎靡至极,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来我这碰碰运气了?

  冯吉闻言有些精神恍惚,他出身名门,一辈子风流倜傥,何曾到过找人借钱的窘境?

  但局势逼人,若不想卖祖宅,冯吉唯一的出路就是借钱渡过难关。

  纵观整个开封,冯吉有机会借到钱的地方,满打满算也就两处。

  那便是李谷,以及李重进两家。

  冯道当年的政坛盟友,除却几名在朝的闲散老头,如今是告老的告老,亡故的亡故。

  也许是从淮南赶回开封路途太远、舟车劳顿,就连前翰林承旨徐台符,都在今年七月末病故。

  此时的冯吉,是真有点走投无路了,在拜访李延庆前,他有想过去找李谷借急。

  但好巧不巧,李谷此时卧病在床,冯吉根本就没理由上门求见,万般无奈,只能找到李延庆门上来。

  当真倒霉,什么倒霉事情都给自己撞上了...冯吉右手紧握,低头看着青砖地板,心中暗道:

  若是李重进还在开封,那借钱之事便是十拿九稳,但自己面前这位李衙内,当真知晓自己与其父的盟约么?

  冯吉自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同时认为李重进也是个聪明人。

  通过显德二年朝会时的那番刺探,观李重进当时的反应,冯吉自忖已拨动了李重进的反心。

  两人的盟约,自然也该在无声无息间立下。

  区区两万贯,对李重进这位当朝红人及实权节度使来说,就是九牛一毛。

  当然,这些都是冯吉的一厢情愿。

  李重进到底有没有体察冯吉的心思,这事情冯吉也拿捏不准,因此他才犹犹豫豫,迟迟不敢开口。

  对于冯吉的犹豫与顾虑,李延庆早已看穿,认为施压时机已到,当给冯吉压力,逼出冯吉此行的真正目的。

  正当冯吉心乱如麻之际,李延庆端起茶碗,沉声道:“时候不早了,少卿若无事,便请回吧,九经之事我自会转告家父。”

  声若惊雷,打断了冯吉的思绪。

  冯吉当即就想起身,却陡然反应过来,坐在自己面前的并非李重进,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李家三衙内,即便是要借钱,自己又如何能在他面前丢了面子?

  说出去岂不是贻笑大方?

  右手食指狠刺掌心,冯吉稳住心神,故作镇定道:“其实,我还有一事想与衙内相商。”

  李延庆悠然放下茶碗:“哦?说来听听。”

  “衙内不日应该就要赴任洛阳吧?”冯吉转移话题,欲图重新把握对话的主动权。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