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云遮月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事,也就是兵房的首席胥吏。

  今日已是亥时中了,魏仁浦仍然在枢密院中处理公务。

  如今的枢密院本来有两位枢密使,但另一位枢密使郑仁诲如今抱病在家。

  而枢密院此时又没有枢密副使,或者参知枢密使来分担权责,导致魏仁浦每天的工作量都相当恐怖。

  每周至少有四天,魏仁浦都要在枢密院中过夜,为此他还命人在一间厢房中搭了个床铺方便休息。

  魏仁浦作为枢密使,主要工作是做决断。

  比如现在魏仁浦在看的一份折子,就是徐州武宁军节度使递上来的。

  大概内容是驻扎徐州境内的守边部队粮食已经告罄,武宁节度使请求朝廷尽快调集粮食。

  徐州两面与南唐接壤,徐州以东是南唐唯一在淮河以北的地区--海州,也就是现在连云港,形成了一个向北的突出部。

  徐州以南,则是淮河对岸的楚州,是现在的清江市。

  海州和楚州都有南唐的重兵把守,所以徐州承担着很重的边防任务,驻扎有来自三个州的七千州军。

  枢密院户房掌控有后周境内所有粮仓的具体存量,户房的胥吏们会调阅徐州周边所有州县库房内的粮草存量,并依此给出数条建议。

  “宋州吗?不行,宋州的州军此刻驻扎在宿州,宋州的粮草存量也不多。”

  “青州?粮草倒是很充足,但也不行,路途太遥远。”青州与徐州之间有沂蒙山阻隔,虽然直线距离并不是很长,但实际上要绕相当远的路程。

  魏仁浦每轻声念一句,就否决掉一条户房呈上的建议。

  最后魏仁浦决定从单州和密州各调集五千石,也就是合计一万石粮食运往徐州,以解燃眉之急。

  以每个士兵每天二升粮食的消耗量,七千士兵一天就可消耗一百四十石的粮草。

  一万石粮食,运输的路途中大约会损耗三成左右,七千石粮食仅够五十天食用。

  不过从十月份开始,秋税的征收就会陆续地展开,魏仁浦又看到了户房提供的徐州去年秋税税额,一共是十三万石有余。

  届时徐州即可完成自给自足,五十天恰到好处,过多则会造成粮食在路途上的额外损耗,过少则士兵饥饿,导致士兵战斗力下降。

  魏仁浦在纸上计算了一番,便喊来书吏,魏仁浦口述,书吏将其誊写到札子上。

  然后魏仁浦在上面签上名,盖上章,明日一早送往政事堂发出就可以了。

  处理完这本折子,魏仁浦刚打开下一本,瞥了一眼,是定州义武节度使所递交的。

  与契丹交界处的几处营寨遭到契丹骑兵的骚扰,营寨被损毁,义武节度使请求朝廷调拨一些钱粮,以重建营寨。

  契丹这些年虽然安分了不少,但每到秋冬季节时,仍会有小股骑兵越过国界袭击后周境内的据点。

  毕竟契丹国内的人口也不少,虽然割走了燕云,有了稳定的粮食产地,但今年河北遭旱,收成并不好。

  越境过来抢劫的契丹骑兵,居住在燕云的汉人甚至还要占多数。

  魏仁浦最近这些天里,时常会收到与契丹交界的节镇递上来的折子,无非就是遭到袭击,有多少损失,请求朝廷调拨钱粮。

  这些折子中的信息真假参半,有不少节度使都想借此从朝廷的钱袋子中抠上一点,放到自己的腰包中。

  毕竟此时的河北多年战乱,农户流离失所,农田大量抛荒,河北实在穷困。

  河北的节度使们平常也很少有捞钱的机会,如今有了契丹当借口,自然要充分发挥一番。

  朝堂拿他们也没啥办法,毕竟是边防重地,要是遣人过去探查,所耗的时间实在太长。

  若是军情是真的,一来一回的时间就有可能酿成大祸,没办法,朝廷只能对这些节度使们予取予求。

  对于这种弊端,魏仁浦翻找了不少地理、水文资料,有了一个初步的想法,用于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只等时机成熟就在朝堂上提出来。

  魏仁浦刚想批阅这本折子,忽然有小吏进来告诉他,魏府来人了。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