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四章 山猪吃不来细糠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疏浚五丈河这么条狭窄的运河还能出问题?

  负责监修的三司使张美有这么不堪?

  但事实还真就是如此。

  按照贺彦打探到的消息,当初三司使张美奉命疏浚五丈河,立下了三个月完工的军令状。

  如今过去了一个多月,这河道却才刚刚疏浚到兰考县,仅完成了总工程的两成不到。

  就这进度下去,原本三个月的工期极有可能会延长到五个月乃至半年以上。

  至于工程为何进展得如此缓慢。

  贺彦也通过人脉打听到了一个说法。

  那便是五丈河这条几十年无人疏浚的运河,堆积的淤泥远远超出了张美的预想。

  总之,不论消息是真是假,反正这五丈河今年之内是基本不可能疏浚完毕。

  听贺彦介绍完五丈河的疏浚情况,李延庆感慨道:“说起来,码头这块地我还是从张美那买的,他今年应该很后悔将这地卖给我,此番他好不容易得到了疏浚河道的美差,却又搞成了这样,还真是令人唏嘘。”

  贺彦在旁提醒道:“郎君,这五丈河疏浚遇阻,咱们这码头的开张也得跟着推延,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延庆微微一笑:“听起来像是个坏消息,不过这对我来说,或许是个好消息。”

  码头延迟开张,无非损失些经济效益。

  但对李延庆来说,钱是问题吗?

  开设码头,重要的不是能赚多少钱,重要的是能借着码头培养独属于自己的势力。

  李延庆目前最欠缺的也并非钱,而是管理码头的合适人手。

  像袁立那样,再从乌衣台里调人是不太合适的。

  三叔李重赞掌管李家商队,他麾下必然有不少善于经商理财的能人。

  可李延庆也不能向李重赞要人。

  到时候,这码头虽然还姓李,却不再是李延庆的了。

  时间。

  这个问题只能用时间来解决。

  看着滚滚河水,李延庆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不过需要到年底才能见到端倪。

  但贺彦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忍不住问道:“恕在下愚钝,郎君这话在下实在听不明白,为何工程延期会是好消息?”

  “这事你不必明白,五丈河疏浚前,你派些府上护卫看管好码头就行了。”说着,李延庆转身走下台阶。

  听到自己以后不必再负责码头事务,贺彦轻松了不少,连忙跟在李延庆身后下了台阶:“在下领命。”

  巡视完码头,李延庆作别贺彦,与李石一道返回开封内城。

  此时已近午时,两人找了家脚店,用了顿普普通通的午餐,便骑马赶往位于右二厢的开封府衙。

  今日午后,穆义将赴开封府衙验明正身。

  既然在开封,李延庆当然要到亲临现场。

  开封府衙周围都是开封城里的各部衙门,李延庆与李石在离府衙不远的十字路口找了家茶铺,要了壶便宜的片茶,点了两盘干果小点,静待穆义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