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扑朔迷离的未来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政治,套用伟人一句浅显的评价,就是要将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可郭荣继位这几年来,在朝堂中处处只顾着平衡,非但没有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反倒把不少朝臣武将都赶到了自己对立面。

  像开封府与枢密院这样的权力中枢,郭荣甚至无法派出两位可堪信任的重臣坐镇,以至于让王朴同时肩挑两大重任。

  郭荣落到今日之田地,也足可称得上是咎由自取了。

  对于郭荣面临的窘境,李延庆也只是在心中略微感慨一番。

  现如今,整个李家所面临的问题就足够令他头疼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李延庆最为担忧的结果已然成为现实。

  那就是魏仁浦重新入主枢密院。

  或许绝大部分朝臣甚至是郭荣都不清楚魏仁浦与赵匡胤的关系,但李延庆是清楚的。

  目送张谦和离开书房,李延庆怔怔望着明亮的油灯,右手有规律地缓缓敲打桌面,心中若有所思。

  虽然王朴遇刺案依然扑朔迷离,但总归不是飞鸟过境无处可寻。

  王朴遇刺的同时,朝中某项事情正进行得如火如荼。

  那便是朝中文武对赵匡胤的弹劾。

  就在今日,仅李延庆所知,就有十几名朝臣上书弹劾赵匡胤。

  随着王朴遇刺,朝中对赵匡胤的弹劾想必也会有所放缓。

  不光如此,王朴还是郭荣用于压制众武将的枷锁。

  王朴遇刺案的最大受益人毫无疑问就是赵匡胤。

  李延庆敢肯定,京中绝不止自己一个人会怀疑到赵匡胤头上。

  毕竟赵匡胤实在嫌疑太大。

  他不但有行刺的动机,也有行刺的能力。

  作为禁军实际上的一把手,又是护国军节度使,赵匡胤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京中施行一次刺杀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相比京中众臣,李延庆还知道,在历史上赵匡胤才是最终的胜利者。

  虽然李延庆并不清楚历史上的王朴因何而死。

  但结合后世的历史以及当下的局势,李延庆有理由相信,这桩刺杀案就是赵匡胤所为。

  毕竟,只要王朴还活着,赵匡胤就绝不可能篡权成功。

  思及此,李延庆望着油灯的目光凝重起来,右手敲打桌面的频率也有所放缓。

  李延庆脑海里不由冒出一个问题:如果赵匡胤真是这次刺杀案的主谋,他与魏仁浦接下来会如何行动?

  在京中起兵造反?

  王朴遇刺后,赵匡胤的眼前之忧算是有所缓解。

  但只要郭荣回过神来,必然还会收拾他。

  若是赵匡胤不想失去手中兵权,那他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造反。

  赵匡胤虽是殿前司的实际一把手,但他在非战时只拥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

  若无朝廷的调令,他无权调用一兵一卒。

  可随着魏仁浦入主枢密院,这个问题已经难不倒赵匡胤。

  只要拿着枢密院加盖的调令,赵匡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