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8章 武媚娘!_大唐皇太孙:开局屠了天策上将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亡。

  在大军出征后,李承道亦开始着手处理国内的一应事务,最先要处理的就是对农商的改革。

  倡导农商并举、提高商人地位并打造农业保护机制,这些策略在推行过程中是有不小阻力的。

  重农抑商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已经根深蒂固,现在突然想要改变,可想而知会受到多大阻力。

  但是商人对于这一政策却是无条件支持,因为商人群体做梦都想提高自己的地位。

  要知道商人自从出现以来就被各阶层鄙视,古代是农业社会,从秦朝开始各个王朝,无不强调以农为本,这其中确有传统和关于百姓温饱甚至王朝稳定的考虑。

  但更重要的是统治的方便性和赋税!

  封建王朝农民对国家承担税、赋、役三重的责任,帝王通过大小官吏收取全国土地的地租为税,收取人头税为赋支派民众出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河、建陵甚至戍边)为役。

  而无论这其中哪一项都有先决条件,即人员的相对驻地的固定性和民众的顺良。

  人员固定,税赋方便收取,劳役便于支派,所以有户籍制、保甲制等等,限制人员流动。

  特别是在盛世,人口急剧增长人头税成为很重要的国家收入组成,就更强调人员的相对稳定,但商人的特性是随利而走,当然不会受到欢迎。

  民众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其劳动的特质决定了,他们相对的稳定性和极强的灾难承受力(品行温良)。

  相反商人的逐利本性和冒险精神是难以为人长期盘剥的!故被统治集团长期打压,地位低下。

  长此以往潜移默化下,商人就被各阶层鄙视,你再有钱你还是个暴发户,若不是看在商人有利用价值,根本不会有人去和这个群体进行交流。

  所以有些商人宁愿子嗣不继承自己偌大的家业、宁愿花费无数钱财,也要让自己而后代入仕。

  为了让儿孙当官而散尽家财的商人,比比皆是。

  所以李承道现在宣布推行商贸、提高商人的地位,简直令无数商人们欣喜若狂!

  至于比以往提高了近一倍有余的商业赋税,则直接被他们给无视了。

  钱算的了什么?咱们缺钱吗?开放贸易后还差钱吗?钱能买来地位吗?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那就不叫事儿!

  因此政策一开始推行,就受到了无数商人的热烈簇拥,并且各地大商人开始利用各种手段人脉推行政策的施行速度,甚至自发向朝廷进行捐款!

  单单是捐款一项,朝廷就总共收获了百万两白银!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