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大汉忠良董仲颖_这个三国很核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至于现在祸乱凉州的边章,韩遂之流,压根没被董卓放在眼里。

  直到现在,董卓也不过是想割地自治而已。

  刘宏尚在,帝国秩序尚在,任谁也不敢想着拥兵入雒,挟持帝国中枢。

  “袁公在信上有言,废史立牧乃刘君朗所奏,天子还未有诏令准许,董公不妨再等等。”

  董卓笑道:“等自然是要等的,只是此事陛下十有八九会准奏,某请文优前来,也是想着提前谋划。”

  对于李儒,董卓是极为信任与亲近的。

  自他发迹以来,一路全靠李儒帮他出谋划策,分析局势,甚至是组建军队,说是他的左膀右臂也不为过。

  所以一有京城的消息,他和往常一样,立刻就唤来了李儒一起商议。

  李儒思索了一阵,心中已经有了定计,拱手说道:

  “董公明鉴。某以为,还是要再等等,哪怕刘君朗领了益州牧之职,也要再等。”

  “这是为何?”

  董卓驾驭部下,统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论起这些脑力活,可就不大能懂了。

  “解答董公这个问题之前,某想先向董公请教一个问题。”

  李儒面色认真地问道:“一州之地与整个天下,董公如何取舍?”

  “自然是整个天下了!”

  董卓毫不犹豫地答道。

  “那就要等。”

  “等到何时?”

  李儒冷笑道:“等到朝廷高官厚禄,来请董公入京之时。等到天子驾崩之时!”

  见董卓还是似懂非懂,李儒继续解释道:“自明帝以来,这大汉从未出过三十五岁之天子。而今天子已年逾三十,归期不远。而诸皇子又都年幼,为免生祸端,天子崩殂之前,定会扫清障碍。”

  话说到这里,董卓再蠢也回过味来了,不禁冷笑一声。

  “某为汉效命数十载,想不到,也会成为天子眼中的障碍。”

  董卓心里如何不明白,哪怕自己再怎么忠心汉室,天子临死之前,都会想办法夺了自己的兵权。

  毕竟右扶风离京城,实在是太近了,近得让人不能放心。

  换而言之,等到朝廷对自己赐以高官厚禄,却明升暗降的时候,天子也就离驾崩不远了。

  想通了这一关节,董卓开口向李儒问计道:“文优,以眼下局势,某当如何自处?”

  “董公可耐心等待,同时密切关注京城形势。”李儒开口道,“一旦朝廷有诏令要削夺董公兵权,那就一个字,拖。”

  “一旦拖到天子驾崩,董公马上率军挺进雒阳。届时,整个天下亦或是一州之地,还不是任由董公把玩。”

  “文优此计甚妙!”

  董卓大声称赞道。

  ……

  从中军大帐出来后,李儒回到了自己营帐,就见到贾诩在里面大吃大喝。

  贾诩祖上是一代名臣贾谊,历代也有俊杰辈出,本来可以称得上是世家高门。

  但有一点小小的,地理上的弱势……

  世家都集中在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