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西舍饭寺和养济院,冉思娘还没起床,实在是腰酸的起不来。

  寺,在这里表示职能的意思,不是表示寺庙。

  这是大明朝的赈济工作,是为了防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剧发生,至少在京师这个首善之地,这样的事儿,不能发生。

  大面积饿死和冻死百姓盈路,那老朱家的皇帝,真的要发飙了。

  随着石景厂煤井司、燋炭司、钢铁司的不断发展,至少在官厂能辐射的区域,柴米油盐,柴字打头的生活能源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东西舍饭寺的饭菜说不上可口,但是填饱肚子完全没有问题,养济院的孩子们,今年过年会吃一顿肉馅的饺子。

  朱祁钰视察完了养济院之后,就奔着城外的兵城而去,就是四武团营的驻地,四威团营也会在过年前回到京师重新驻防。

  现在只有四勇团营还在贵州未回。

  每日操阅军马,是皇帝的必修课,在大明这个年代,每日巡查京营,是保障拿好枪杆子的重要手段。

  历史无不证明了,没有枪杆子,皇帝就只是个人形图章罢了。

  唐朝的宦官连废九个皇帝,跟玩一样,就是因为当时宦官掌军权。

  明太宗文皇帝,已经告诉了大明的后人,军权的掌握并不复杂,只要勤奋点,每天去军营看看,露露脸,就可以把军权牢牢的握在手里。

  随后朱祁钰回到了讲武堂,主持了讲武堂、讲义堂,庶弁将和掌令官的第四期军官毕业典礼。

  这批庶弁将和掌令官,因为朱祁钰去南下平叛,耽误了两个月的时间才毕业。

  最后朱祁钰前往了金山陵园,参加了夜不收英烈祠的落成,礼部的工作很快,并且一批夜不收的事迹被披露,夜不收的英勇、悍不畏死,在京师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股风波,蔓延到了直隶诸府、山西、靖安、山东等地。

  再往南就很难蔓延了,并不是有些人在其中阻拦,只是百姓也不是很感兴趣,毕竟北衙太远了。

  大明的南北矛盾,是历史遗留问题。

  真要追溯,那得追溯到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的吉祥三宝,他们丢掉了秦岭淮河以北,几乎所有的领土。

  辽国、金国、蒙古、元,从石敬瑭算起,燕云十六州几近六百年困于虏手,北方大部分地区近二百五十年,慰问王化。

  元朝设立了一种四等人,一蒙人、二色目人、三北方汉人、四南方汉人,这种认为分级的制度,是在司法、任职、科举方方面面都有特权。

  比如蒙人和色目人在犯了盗窃罪之后,免刺刻断,不用刺字,也不用斩手,更不用被判决。

  比如蒙人和色目人杀死汉人,只需要杖五十七下,给银可免刑罚,赔钱给被打死的人家此事就算了。

  比如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不得持寸铁、铁禾叉,不得习学枪棒武术。

  具体而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