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一十一章 掩人耳目_入地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说成王败寇,疆场生死与人无尤,但是屠戮平民而且还如此惨绝人寰,的确有些说不过去。笔~趣~阁www.biquge.info”宫爵也有些想不明白。

  “清军入关时最开始只是看到中原混战,仅仅想要抢掠城池,并没有问鼎中原之意,要知道大清虽然在当时强大,可中原毕竟疆域辽阔,真要打起来清军完全没有胜算,其他不说,当时吴三桂若不降清,引清军入关的话,估计清军连山海关都过不了。”叶知秋说。

  “的确也是,即便后来大清入主中原后,最开始也没有想过长治久安,顺治帝还下诏给后世君王,说江山能守就守,守不住便放弃返回关外,可见那个时候大清自己都没想过坐稳江山。”薛心柔点点头说。“因此在清初,入关的八旗军除了征伐之外,做的最多的便是把从中原搜刮的财富大量运往关外。”

  “既然是这样,岂不是很矛盾,一方面担心江山不稳,另一方面又大肆屠城,如此骇人听闻的杀戮一旦激起民怨,就大清入关那点兵力,估计会在很短的时间被围剿。”叶九卿说。

  “所以我才奇怪,清军长途跋涉才入关,而且当时中原混战不断,局势不明,一旦这些势力联合起来,清军完全无法抵御,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清军能不惜担负天怒人怨的威胁,在扬州大开杀戒呢?”我说。

  “关于扬州十日的原因后世的史学家也有过研究。”沈不悔对这方面最为熟悉,她对我们说。“满清入关之初,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矛盾、取消苛捐杂税的措施,使沿途百姓多未进行抵抗,像扬州十日这样的事绝无仅有,至于原因至今也众说纷纭。”

  最多的一种说法是,前明降臣孙之獬因自己受到同僚排挤,向多尔衮建议重新采取剃发易服之策,多尔衮认为此时已占领北京,大势已定,便采纳了这个建议。

  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发剃发令,强令汉人剃发易服,其执行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满清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满洲之制,而此时恰逢兵临扬州,扬州人在史可法领导下对清朝的攻击下的顽强抵抗,惹恼了统帅多铎亲王。”叶知秋在旁边补充。“很多人史学家认为,清军在扬州屠城有威慑之意。”

  “易服令虽然只是对着装要求和限制,但在统治层面上,这是满清要求汉人无条件的臣服,用这样的方法来试探汉人反抗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刚好扬州有战事,算是杀一儆百威慑中原所有汉人。”沈不悔点点头说。

  “其他的说法呢?”我问。

  “扬州地处南北交通枢纽位置,历来得漕运、盐运之利,向称富庶地区,商业繁荣,所以清军破城之后开始烧杀抢掠中饱私囊,估计是这个过程中遭遇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