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扶苏为人仁_皇上您该去搬砖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必须是强力组成。

  再从统帅任命的角度来对比。

  南征百越的第一任主帅是屠睢,副将是赵佗。

  在相关记载中对屠睢的介绍就是从秦始皇拜其为国尉,领军五十万去征百越开始的。而屠睢之前打过什么仗、有何战绩却只字未提。

  给他配的副将赵佗,之前只是秦始皇的一个内廷侍卫,在征百越前更加没有过统领军队作战的经历。派他去辅佐屠睢,大体上是两个原因。一方面因其是岭南人熟悉南方环境,另外一方面就是起到“监督”的作用。

  而派往北方去的蒙恬,于始皇帝二十六年被封为将军,和王贲一起大破齐国。

  要知道,齐国可是一个“老牌强国”。从总体综合实力来看,除秦楚外,就要排到赵国和齐国了。“灭齐”的战功含金量可不低,蒙恬也是凭此役之功被拜为京城最高行政长官“内史”。

  秦始皇给蒙恬配的副将,是王离。

  王离是四大名将之一王翦的孙子,灭楚魏燕赵齐五国的统帅王贲的儿子,妥妥的“帅三代”。而他本人,也不是只会吃爷爷老爹老本的庸才,在灭六国的战争时就已经被封为武城侯,拜上将军了。

  如果从“履历”来看,蒙恬的副将都比征百越主帅屠睢高至少一个档次。

  通过这个对比就可以知道,南北两路军官的差异。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原因可以说明。

  征百越派出了五十万之众,甚至超过了全国总兵力的一半。难道秦始皇就没有一点担心吗?

  其理由只有一点,秦始皇知道这支部队的力量不足以推翻自己。

  再结合“合六国之力”的相关记载,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征百越的军队,属于是“二线部队”。其大致组成大概是灭楚之后留守在楚地的“中央军”融合楚国降卒“地方军”,再补充其他几国征调而来的“杂牌军”三个部分。

  那么从“野战军”角度来说,精锐部队就是蒙恬这一支。

  蒙恬对赐死诏书表示怀疑并规劝扶苏的那番话,其实隐隐就有这层意思。

  尽管他本人和扶苏都不会也不敢反叛秦始皇,但从秦始皇的角度来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按照常理来说,即便是要杀他们二人,也是先卸了军权之后再动手。不然的话,很可能出现兵变。

  以秦始皇的手段,怎么会做出这么低级的操作呢?

  这里就又有个疑问了:公子扶苏的做法。

  《李斯列传》: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也就是说,对扶苏的选择,司马迁用“为人仁”三个字做出了解释。

  实际上,这种做法和“仁”有半毛钱关系吗?很多人把这里这个“仁”理解为“傻”,也就是出于这个理由。

  因此,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会有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地叹息一声:扶苏这个傻瓜啊……

  扶苏真是个傻蛋吗?

  持这个观点的人才是真的傻,没有半点逻辑思维。

  如果扶苏真是这么幼稚的人,秦始皇会派他监军吗?如果扶苏真的这么软弱,之前为什么会对秦始皇的政策公开反对?还有,蒙恬蒙毅都是深受秦始皇重用的大臣,如果秦始皇真的不喜欢扶苏,两兄弟会和他走得这么近吗?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