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2 赤子_喜上眉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温柔的姨娘口中听到这样重的话。

  他定定地站在原处,眼睁睁地看着那鞭子落在她的背上,让柔弱的她顿时身形一矮,双手撑在了地上。

  但她紧紧抿着唇,半声痛呼都不曾发出。

  张秋池压下内心所有的声音,直直地跪了下去。

  正午烈日的烤灼下,他清楚地感受到膝下的炙热。

  少年脊背绷得极直,弯身朝着苗姨娘的方向叩首,力气之大,直发出一声声“咚咚”的闷响。

  苗姨娘每受一鞭,他便叩一次,每一记都透着沉重。

  宋氏让人去拉他,却根本拉不住。

  张峦语气复杂地说道:“由他去吧。”

  他看得出,张秋池此举并非赌气,也不是有意做给他们看,只为全一个为人子的孝义而已。

  这是个……好孩子。

  苗姨娘受完罚之后,被送回了西院。宋氏有话,命她两日后便收拾行李动身去庄子上。

  张秋池却一直跪在海棠居,迟迟不肯离去。

  张眉寿走到他身边,说道:“大哥,你不必如此。父亲让你回去。”

  张秋池闻声抬起头来看她。

  灼人的阳光将少年原本干净白皙的脸庞晒得滚烫发红,嘴唇却苍白干裂。

  张眉寿看着他额头上半凝固的血迹,递了帕子给他。

  张秋池接过,却没有去擦拭,而是攥在手中,与她说道:“三妹,方才多谢你为姨娘说情。”

  他的声音透着沙哑,有着别样的复杂。

  张眉寿没有说话。

  她说情并非出于怜悯。

  “三妹,抱歉。”张秋池低下眸子。

  他忽然想到许多,包括他的出生,似乎就是一个给人带来无数麻烦的错误。

  他以往并非不知,但如今日这般切身体会,却是第一次。

  张眉寿不知如何安慰他低沉的心情,只能道:“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向前看。我曾听人说过,与其站在原地自怨自艾,倒不如昂首向前。想来,这话确实有些道理。”

  张秋池在心底重复了一遍她的话,而后问道:“三妹是听谁说的?”

  “嗯……听祖父说的。”

  张秋池一愣之后,艰难地弯了弯干裂的嘴角。

  张眉寿却想到了一个久远的画面。

  有一回,她还在太子府里的时候,一个人躲在房里,倚在靠窗的椅子里,望着窗外的天抹着泪,却忘了是为什么了,但她清楚地记得祝又樘不知何时走到她身边,笑吟吟地问:“宁可流泪望天,也不愿昂首向前,这是什么道理?”

  她当时大约伤心又气极了,脱口回他:“是我的道理!不……是大多数人的道理!”

  祝又樘鲜少见她那般大胆顶撞,却是一笑,点点头:“好,你有理。”

  便站在她身边负手与她一同望天。

  她记得,那时也正值盛夏。窗外的那丛芭蕉,格外地绿。

  “所以,大哥且起来吧。”张眉寿伸出一只手去拉张秋池的胳膊:“有这工夫,不如放到更有用的事情上。”

  这一次,张秋池没再坚持,随着她的搀扶站起了身。

  “我相信姨娘绝无挑拨之意。若此事果真是她做的,也必有不得已的苦衷。三妹,我这么说,并非是为了姨娘开脱。所以,姨娘被罚,我并无异议。”张秋池往堂内看了一眼,道:“我这幅样子,便不进去了,你代我转达父亲母亲——我一定会将此事前因后果查明。”

  他固然受到了冲击,却从来不是消极之人。

  见张眉寿点了头,张秋池才转身离去。

  跪得太久,少年人走起路来脚步略有些僵硬缓慢。

  阳光下,他被汗水浸湿透的衣袍紧紧贴在后背。

  张眉寿看着他的背影,却生出一种钦佩来。

  张秋池生来不受待见,想来听到的奚落和讽刺不会少,但他却能保留一份赤子之心,从不抱怨,孝义分明且明判是非,这真的极难得。

  上一世……真的是可惜了。

  张眉寿转身之际,屋子里忽然传来赵姑姑的惊呼声。

  “二太太,您这是作何?万万使不得啊!”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