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8章 持续发展扩军积粮_混在三国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型攻城,器械,gongnu、箭矢、刀剑、战戈、盾牌、战甲等,至少库存足够五十万大军轮换一遍。毕竟每一场大战之后,除了士兵伤亡,其实兵器、战甲损坏更多,有时候,参战的十名士兵,一场鏖战之后,八名士兵的兵器、战甲损坏。

  粮草方面更要囤积。

  没有足够的粮草,谈何持久征战,不能持久征战,就只能步步蚕食,而步步蚕食的代价其实是连年用兵,百姓心中忐忑,社会经济各方面都难以发展。

  民间生产的粮食,因为刘宇鼓励生育的原因,越来越多孩童降生,这在未来十几年内都是只会吃粮,不会生产还拖累生产的‘存在’。

  因此,虽然刘宇从各方面推动农耕生产效率,可其实民间每年的余粮根本没有多少。

  当然,刘宇仍有办法,汉灵帝以来,黄巾起义,天下大乱,连年征战至今,人口一度下降了近乎三分之二,无数土地荒芜。

  这些无主的土地,完全可以进行军屯。

  实际上,不止是刘宇,刘备、曹丕、孙权等人,也都施行军屯。将领们平时操练士兵,农时带领士兵耕种。各方之中,又尤以刘备和诸葛亮最善军屯。

  为了表现,刘宇亦年年抽几天时间前去与士兵们劳作,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不得不说,这是上位者拉拢军心民心最佳的办法,八十五万秦军将士都在流传他们的大王刘宇的贤德,爱民如子,与民同甘同苦,是一个顶顶的好大王。

  如果说,诸王之中,刘备最会表现,最会以这样的方式拉拢民心,那么刘宇其实做得一点也不比刘备差,诸葛亮忌惮刘宇,不是因为刘宇势力有多大,恰恰是刘宇这般会表现,统辖区内民心所向。

  还有一点,刘宇常出各种新异的创造,比如穿牛鼻、钉马掌、铁制马镫等,这是诸葛亮自持自己天纵奇才也都没有想到的,可是却连连被刘宇创造了出来,诸葛亮怎么不被唬住?

  如今,诸葛亮无时无刻不派细作在刘宇统辖区内,以便时时了解刘宇的创新,将有用之处学习。刘宇推广铁制犁头,不到半个月,诸葛亮的细作便弄到的一套,送到江陵研究。

  可惜,铁制犁头最大的掣肘是锻炼钢铁,诸葛亮和刘备的荆襄地区可没有刘宇长安城那样厉害的钢铁锻造技术,这一点注定他们学不了。

  倒是刘宇关于生育方面的法令,诸葛亮和刘备参考了部分施行。比如养两丁以上每多一丁减税两成,不过关于多养一女也减税一成方面,诸葛亮和刘备并没有施行。

  说到底,他们的思想跟刘宇有本质的差别,重男而轻女自古以来便是。在他们的思想里,始终是丁可劳作,可为兵员战场征战,而女子多只是生育,女子过多而男子极少,养女也减税半成,恕诸葛亮和刘备做不到。也不止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农耕方面,虽学习刘宇诸多,可实际亩产粮还是比刘宇少。再则,刘宇占天下近七成,对他们有碾压性的优势,刘宇可以浪费一些税粮仍有碾压他们的优势,而他们却丝毫不敢浪费。

  刘宇带着麾下八十五万秦兵军屯,春耕秋收,冬夏练兵两不误。

  一年下来,刘宇收获的粮食数量是巨大的,要知道,八十五万秦兵可都是青壮啊,军屯所产的粮,不比三四百万人口产的粮少。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刘宇设在各州郡的粮仓渐渐丰满。

  进入第三年。

  ……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