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皮影戏(19)_民俗博物馆[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亦将手中操作杆轻巧的挽了个花,把架在侧杆上的点火装置抖了下来,迎窗前的影人也随着操作杆的动作在原地翻了个跟头。

  在原版的《元灯会》那出戏里,是没有这一段喷火戏份的,这一段是荀亦思量过后自行添补上去的戏份。

  她觉得原先用皮影裁成的火焰效果不够,用真火会让这一段戏份更加出彩。

  当荀亦和荀爷爷讲述自己的思路时,荀爷爷没有驳回她的想法,而是让她自己试一试。

  学习皮影戏不能总吃前辈的老本,适量的创新是应该的。

  荀亦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加上了这个新点子,在有了这个想法后,她自行试验了十几遍,最后才确定了合适的点火角度和火焰大小。

  她不确定自己加上的这个戏份,观众们是否能接受,这是她第一次在外人眼前表演这一段戏。

  从现场观众们这热烈的反应来看,她的这个想法并不是多此一举。

  影窗后的荀亦嘴角多出了一丝笑容。

  精心准备的舞台,同样也被其他人喜爱着,这种感觉还不错。

  影窗中的影人和丑角的争吵声愈演愈烈,在一番争执过后,二人披上舞狮服,约定以舞狮一决高下。

  灿金的狮子和正红色的狮子晃头晃脑的缠斗在一起,对持着的两狮一同向高杆处跃去,试图摘下高杆顶部的绣球。

  二人你踩我一下,我踩你一下,打的不亦乐乎,时不时还从言语上贬低对手两句。

  不带脏字的滑稽对骂话语把周围的观众逗得哈哈大笑,期间还夹杂着一些外地人听不懂的本地乡土笑话。

  “嘿,我看你这傻样,你是土码头里出来的吧!”

  “你才是!你全家都住在土码头里!”

  土码头是本地某片区域的名字,十多年前,那一片地方是用来建精神病院的,不过现在已经拆掉了,年纪稍大点的人都知道那里是干什么的。

  本地有句骂人的话就是你个土码头出来的人!

  这个笑话有些老了,但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是带着孩子出来玩,30多岁往上走的本地人。

  听到影窗后传来那熟悉的乡音,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哈哈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那些小年轻就有些着急了,怎么突然都笑起来了?

  刚才那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妈,到底是怎么了?你们在笑什么呢?”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没听懂,他刚才说的那句话是……”

  同样的对话在人群中重复了好几遍,老一辈的人在解答小年轻们的问题时,心底有些微微的自得。

  果然还是他们知道得多,没想到这耍皮影戏的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知道的事倒是不少。

  此时的本地游客们已经在心底认定,荀亦一定是他们本地出来的皮影戏艺人了。

  不是本地人,怎么会知道这么多本地笑话?

  醉心于表演的荀亦还不知道在面前这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