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6章 远来的援军_三国:开局继承三个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休整是必须要休整,尤其孙观受了伤,在确认不会溃脓之前,不可能让他随便外出。

  士卒还好,可以迅速补充,可将领就不能那么对待,除非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现在的医疗水平好了许多……”程普看着军医,为孙观进行各种处理。

  当然过程他们这些旁人需要远离孙观,给他留出足够通风透气的空间。

  这种专门随军医生,是按照孙暠的意思培养起来的,三四年前就开始培养,直至今年才成型。

  在这里要感谢默默付出的虞翻,他这几年几乎都在忙这件事情,以至于明明是最早投靠孙暠的文士,却多少有些默默无闻的感觉。

  在他的培养下,第一批可以指导新人如何进行战地治疗的老师,被培养了出来。

  后续还加入太平教的道士,通过祝由科来治疗心理方面的疾病。

  军医学院从一个偏僻的小院子,到宛陵城外一座巨大的书院建筑群,花了三年时间完成。

  “毕竟主……陛下通医术,很巧的是仲翔也通医术。”祖冲感慨。

  这年头医者还是‘医匠’,和工匠放在一个等级,可知道这医生的社会地位有多低。

  让一个官员去培养‘医匠’,虞翻能应承下来,那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这也是孙暠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打破固有的社会阶层的原因。

  士农工商只是代表社会的各个阶级,而不应该断章取义,认为社会阶级应该按照这个来排序。

  对,华夏的确是官本位,孙暠甚至都不否认这点。

  只是官是官,士是士,概念不同。

  读书人不做官,那农工商有什么区别?

  尤其那些借着‘寒窗苦读’,几年,十几年不工作,只依靠家人和妻子供养的废物,孙暠才是真看不起。

  至于说鼓励读书,鼓励个毛线,孙暠都已经确定,只要财政允许,甚至要求全民义务教育。

  到时候什么叫鼓励,直接把所有人都赶去读书。

  到时候,说不定还要被年轻人抱怨,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把他们赶去读书。

  只是要做到这点,就必须要有钱,有钱的同时,还要提升百姓的平均寿命。

  人有七十岁的寿命,才愿意拿出二十年去学习。

  就如同现在,基本只有四十多年的寿命,那么拿出五年去学习,已经是顶天了。

  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才是关键,孙暠可不打算完全照搬‘看到’的那些知识和技术。

  “是啊……陛下一直在主张变革,难得的是通过‘试行’的制度,的确把变革的危害减少到不影响国策的程度。”程普感慨。

  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孙坚绝对不敢做。

  孙策或许敢做,可他做不到那么彻底。

  受限于眼光和知识的影响,他们最多能做到‘改良’,而不是‘变革’。

  “好了,观察两天,没问题基本只要修养个四五天就没问题了。当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