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3章 我们不是假冒伪劣_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有能人,每种产品都能做到比“总厂”的成本更低。

  正当文昌围村委会其他人,为这些带艺投身的分厂到来而欢呼雀跃的时候,会计冼济民却不是太高兴,这些分厂压根就没往他那里交过账。

  到后来村委会才回过味来,感情这些分厂都是各自为战,根本没想过理睬总厂啊?

  这些年,总厂的产品为了和分厂的区分开来,包装是一换再换,可效果并不理想,分厂除了不交账以外,其他方面的响应速度飞快,和总厂一直保持统一步伐。

  文昌围总厂被逼得没办法,只能绕着胡建走,总厂生产的文昌牌根本不进也进不去胡建,市场上充斥的都是各个分厂的产品。

  还好,从去年开始,丁字镇那边就嫌弃文昌食品厂的产品利润太低,不给它的分厂,纷纷进行改制,从食品行业跨入医药行业,给各大医药厂当分厂。

  他们是一边模仿、一边创新,在研发方面投入巨资,经过漫长的三天,实验人员发现“银耳加白糖”对很多病症有奇效。

  于是银耳加白糖为原料的降压冲剂、理肺冲剂、益肝灵冲剂等特效药通过各级医药公司的渠道,直接打入了公费医疗体系。

  都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不,丁字镇就吃到了科学带来的甜头,靠着研发出来的特效药,整个镇每一户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可勤劳善良的丁字镇人民,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还在不断创新。

  其中,丁村村的丁忧、丁艰两兄弟就是佼佼者。

  两年前,两兄弟刚从武夷山进修班刑满释放,呸,毕业归来,回到丁村村,发现家家户户都集资干食品厂,正打算开创一番事业的两兄弟就上心了。

  可经过严谨的市场调查之后,两兄弟放弃食品行业,而是进入那时候丁字镇才刚兴起的药品行业。

  求学期间,两兄弟刻苦学习,深入研究过“产品差异化”理论,其他人都是瞄准肝和肺,他们不,丁忧和丁艰的把他们的目光放在一些小儿流行病上。

  比如猪头疯[流行性腮腺炎]、偷针眼[麦粒肿]、出麻子[麻疹],这三个都是小孩子很容易得的病,也是大部分人无需就医就能自愈的病。

  食品厂改制医药厂,原来生产山楂片的机器也就没用了,丁忧两兄弟就低价买了一台回来,通过对山楂的深入研究,以山楂为原料,研发出一种可以同时治愈三种小儿流行病的特效药——山楂息斯敏西林。

  在渠道的建立上,丁忧两兄弟也没有随大流去打通医药公司的渠道,而是另辟蹊跷,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直接把他们的产品卖到乡卫生所、村医疗站。

  还别说,这路子算是走对了,不但让他们获利不菲,还同时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卫生所开心,医疗站开心,小病人也开心,小孩子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