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百二十九章 召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进版。

  原法第一条是衙前重役和承符、散从官、引典、典吏等役,不再由上四等乡村户轮差,改为雇募第三等以上户充当,随役之轻重而定禄之多少,应募弓手者须试武艺,典吏者试书计。

  这里王安石试图抚慰上户情绪,做得有些拖泥带水,在他想来,差役做得好也是一个有脸面人做的,所以还是用三等以上户充当,做得不干脆。这些差役,是好的,不照顾,各地地方官吏也给了上等户,不好的,就是照顾,上等户也不会情愿充当。不需要照顾情绪,反而增加成本。请一个三等上户做衙差,要多少钱才能让他们满足,但请一个厢兵与一个五等户做衙差,又需要多少钱?所以做了简化,没有户等,只有一条,文吏要试一试书计,也就是识一些字,懂一些算术,引乎等需要会一些武艺。是从五等户选拨,还是从一等户选拨,直接略过。

  增加一条,国家冗兵太重,三等上户不愿意担任衙差,可一旦实施募役,对于许多贫困户与厢兵却是一条出路。特别是厢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有纪律,有一些素质,用他们担任衙前,正好取长补短,又能减少国家冗兵之弊。

  郑朗与韩琦四人皆上书了冗兵之患,自战争起,国家八成收入用在冗兵上。宜大规模的裁兵,必须将国家禁兵控制在六十万以下,厢兵控制在四十万以下,淘汰其老弱,战斗力提高,国家又减少大量财政支出。

  这里几人出现:些分岐。

  郑朗与范仲淹是直接裁兵,诸寨砦修好后,郑朗就着剩下的四万八千几百名士兵,不增也不减,实际是裁去大量军队。范仲淹则说了很多,暂时不会减裁,最后借着西夏削弱之时,想办法夺下横山,在这之后,借着横山之险,泾原路与环庆路、延酃路形成整体,环庆路保留三万军队足矣。然而韩琦却在吵闹,说其他数路兵力充足,秦凤路兵力却很少,俺不是在后方,也有用的,泾原路用兵,我可以随时提供支援。秦凤路有兵,与吐蕃的结盟才会更有威慑力。真不行,增加乡兵吧,为了甄别,在他们脸上刺字,防止他们逃避兵役。

  裁兵可以,别裁我的兵。

  由此可见,各人的心地,韩琦私心重了。

  现在未考虑裁兵,而是考虑这条免役法。接下来便是第二条,耆长、户长等仍由第一二等户轮差,为期一年,应役期内免纳役钱十五贯。壮丁由不纳役钱的第四五等户轮差,为期半年。

  郑朗也做了修改,一二等户改成一二三等户,选人更广,壮丁增加补贴,为五贯钱,不是免费征役,而是有偿应役,役重或者特殊情况延期,出外者,分别再给一些钱帛补偿。

  通过这一条,已经将它定性为一个便民的良策,而不是一个敛财的良策。这么做是方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