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六百七十四章 幽兰操(中)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倭国后,变成了七宝烧。有的琉璃尽光流光华彩,可因为完全不透明,不能用。药玉制坊很多,洪州也有,必须要说清楚。

  又派人去岭南采集大量青蒿过来。

  正好岭南青蒿正是开花时季,药效比较好,想要好,还要往后挪一挪,最好到八月份。不过开花时季的青蒿能用了。岭南的青蒿花季要早,若是利用各地的青蒿成长时间不同,实际青蒿花季能从五月份开始,一直到九月末才结束。这段时间也是疟疾高发时间段。

  不知道这个方法管不管用。

  又想到其他一些方法,觉得可用,派人用急脚递送到科岩,不但有兵士,还有他的学生司马光,未来河北第一勇将张玉,这两人一个人都不能有闪失。

  即便兵士,郑朗也不想他们有闪失,数次交战,这些兵士都变成老兵了。未来就是不与交趾作战,也要进军梅山蛮,这些兵士就是作战的主力部队。调禁军来都不管用,能迅速适应南方这种山林地形,湿热气候?

  郑朗也没有心思巡视下去,自贺州出发,穿过昭州,来到桂州。

  未进城,来到漓江边,在这里,兴修了一座学院。但它与雎阳书院不同,与后来的宋朝四大书院皆不同,准确来说,它应当叫做少数民族学院。前后吸纳了一千一百多名学生,有近六百人是各部首领之子,还有几百名烈士之子,一百来名桂州当地子女。各种族蛮人占到九成以上。

  成立后,余靖感到人招多了。

  郑朗说了一句话:“若不是拘于财力与师资,我恨不能将所有蛮人子女一起招纳入学,那么仅是二十年时间,南方就不会再分什么蛮人与汉人。”

  余靖听到最后一句,没有作声了。

  它的作用主要便是将两广汉化,郑朗为此还写了一篇奏折,鲜卑人南下后,北方一片胡音。自北魏主动汉化鲜卑人后,现在中原有没有胡音了?其实北方,有许多人身上流淌着鲜卑人的血脉,甚至赵匡胤的祖先都有可能与汉化鲜卑人联过亲,可后来北方有没有民族矛盾?

  融合了,是一家人,谈何矛盾。

  郑朗在南方要做的就是这件事。包括衣冠,入学第一件事便是身着汉家儒生的衣冠,对此蛮人不排斥的,相反,很仰慕。入学后一边教导经义,算术,一边教导他们汉人的生活习惯。

  最早入学的这批蛮人将先后有重用,能科举成功的,让他们科举,不能科举成功的,只要不是太笨拙,太残暴,或者沾有其他不好的严重行为,将会一一放在各州县,让他们担任基层官员,让蛮人主动参与到两广事务当中,进一步融合。不过现在必须要学习一两年时间,知道一些经义,会算会写。

  郑朗又拨款八万缗钱,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若在京城,物价昂贵也许不算什么,放在桂州,八万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