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百十六章 坐卧者_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公亮小心地说:“陛下,行知是否指陛下要对他相信乎?”

  “曾公,他是朕的老师,怎能不相信呢?”赵顼不解地反问。

  诸位大佬一个个低头不作声,欧阳修也是你老师呢。这就能看到一个比较,对老师真正尊重的不是赵顼,而是赵祯。当然,郑朗关系比欧阳修与赵顼关系会好得多。

  但也不大好说。

  毕竟郑朗曾经反对过先皇帝濮仪案,天知道小皇帝是不是象先帝那样,是一个记仇的德姓。

  曾公亮道:“陛下,如今财政匮乏之重,我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这种信任乃是非同寻常的信任,才能将这些弊端一一矫正。若比,若比,如先主三顾茅庐乎。”

  赵顼张大嘴巴,问:“朕三去郑州可行否?”

  整天关在皇宫里,他都想往往跑一跑,可诸位卿家,你们会不会同意?

  陈旭道:“不可,先主刘备彼时乃一枭雄也,仅拥有新野一县之地,如何与大宋相比?若想起用,数次诏书即可,陛下若亲行,则是坏祖宗例也。”

  张方平看不下去,本来好好的,这一扯,岂不是替郑朗抹黑,道:“陛下,非是如此,今国家出纳如此严重,就是臣若有能力将出纳弥平,对臣陛下也会器重万分。”

  不要说郑朗与张方平,那怕阿猫阿狗来了,有本事将这个黑洞填上,君臣也会给予信用。大家说的命题不成立。

  吴奎说道:“是指制度乎?”

  不仅要皇上,还要臣工以及天下百姓准备,不是制度是什么?

  司马光道:“错矣,郑公修儒学,乃是矫正汉朝以为的伪儒,尽管说礼法,这也是夫子的本义,非是指替国家订何等制度,况且时与时不同,制度也要修正,乃有一世之哉?”

  郑氏中庸,现在几乎所有士大夫都看过了,与少年郑朗不同,如今郑朗虽卧于郑州,但那一个不侧目而视?中庸讲的是调节,仁义礼讲的是中,何来调节与中,正是司马光所说的。

  司马光又道:“制度也要人来执行,没有好的臣工执行,纵有再好的制度,国家也会走向衰落。又何来一世法哉?”

  说完了不语。

  他在查账,隐隐知道郑朗想要做什么,但不能说是制度,一个臣子,替宋朝开什么一世的制度?这会犯忌讳的。

  赵顼笑了笑,道:“难道郑公在考朕?”

  不提了,准备回去问问母亲。

  大家散去,司马光却悄悄来到王陶家中。

  后来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司马光拍王安石的肩膀道,介甫,你还是太嫩了。王安石淡定地回击,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砸了一个水缸。换我也会这么做的,只是少了一个机会。司马光眼中射出两道寒光,道,机会乃是自己创造的,你只知道老夫砸缸,却不知道那个孩子是怎么掉进去的。

  这个笑话太恶毒,但能证明司马光的腹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