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绸缪_猛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付敌军的利器,一脚踩进洞中,木刺就会刺穿脚底,使士兵彻底失去战斗力,对付战马也同样有效。

  靠近军营的几个大院子里,铁匠和陶匠们都在忙碌打造蒺藜刺。

  陶匠的主要事情是做模子,用泥土做成三尖半圆的模子,然后烧制成陶模,铁匠们则将生铁和铜熔化,一个个浇铸在陶模中,敲掉陶模,稍微打磨一下,就变成了一个个蒺藜刺,这种蒺藜刺扔到地上,总会有一个尖刺朝上。

  但这样并没有结束,房间里还有几名医师在熬制砒霜,将蒺藜刺倒进去淬毒。

  在短短数天时间内,工匠们便打造了数万枚淬毒蒺藜刺,在战争来临前撒在南北城外的草地里,这样敌军就不敢轻易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城。

  匠人们还在继续打造蒺藜刺,如果数量足够,郭宋当然也希望在东西两面城外也撒上。

  蒺藜刺沿用了一千多年,实用性很高,就在于它会对敌军产生巨大的心理威慑,极大削弱敌军的作战士气。

  ..........

  时间一天天过去,西受降城和中受降城的两千士兵赶到了九原县,丰安县的两千三百余名男女老少也被士兵们接到了九原县,九原县内的空地颇多,给他们搭建了数百顶帐篷。

  沙袋垒墙已经完成,铁蒺藜的打造还在继续,但薛延陀并没有杀来丰州的迹象,为此,九原县内出现不少流言,大多是抨击这位新任三镇兵马使过于草木皆兵,甚至有人指责郭宋是为了沽名钓誉,争夺权力。

  县城大街上,县尉张文龙低声对县令谢长治道:“县君,现在县里很多流言对郭使君不利啊!”

  谢长治冷冷看了他一眼道:“蠢夫愚妇之言,你理他们作甚?”

  张文龙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水解释道:“卑职不是这个意思,卑职是担心薛延陀人不来,大家岂不是白忙了一通?”

  谢长治沉默片刻缓缓道:“每年春天我们要防范虫灾和风灾,但我们并不知道会不会发生灾害,我觉得兵灾也一样,做好防范是应该的,万一真的杀来了,你我连同这一万多百姓都得掳到草原去当奴隶了,这就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张文龙脸上露出惭愧之色,小声道:“卑职知错!”

  这时,一名士兵跑了过来,躬身施礼道:“启禀县君,郭使君有请!”

  谢长治连忙问道:“他人在哪里?”

  士兵躬身道:“郭使君在西城头上等候。”

  “我知道了!”

  谢长治嘱咐县尉几句,一催马,带着几名随从向西城头方向奔去.......

  西城头上,郭宋注视远方,李季派出的斥候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但真让郭宋担心的是猛子,猛子也去西面探查敌情了,它也至今未归,这说明了它一定看到了什么?

  事实上,他心中的预感越来越强烈,既使薛延陀人不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