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8章 大发横财?呵,呵呵···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大发横财?呵,呵呵···

  送走舞阳侯樊市人之后,窦彭祖、刘彭祖、刘胜叔侄三人,也并没能闲下太久。

  有樊市人打了样,做了‘出头鸟’,那些本就有意买粮,却还抱有些顾虑的公侯勋贵们,也都彻底打消了顾虑。

  和樊市人简单打听过门道之后,剩下的公侯勋贵,也都次序登上了太子宫的大门。

  说一千道一万,最后,刘胜也还是那句话:

  ——只要付得起钱,太仓的二千万石粮食,你买多少,我就卖你多少!

  ——铜钱百钱一石、黄金一金百石,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来之前,本就找樊市人打听过门道,来之后,又被刘胜再三提醒、强调,公侯们也大都没太磨叽。

  试探性的讲了讲价,确定价格没得商量,便也都痛痛快快掏了钱。

  可钱是掏了,买回来的粮食,公侯们却都没能拿到手。

  有的人想拿到手,却被刘胜以应付樊市人时的借口——明年开春,一次性交付所有公侯的粮食为由,坚定的拒绝。

  也有的人,本就苦于粮食买回来之后,没有地方存放;

  被刘胜这么‘善意’的一提醒,便也大都眉开眼笑的表示:公子做生意,实在是太良心辣!

  公侯们有如此反应,也并没有出乎刘胜的预料。

  原因很简单:在这个时代,储存粮食,尤其还是以‘万石’为单位的粮食,所需要的粮仓、人手以及储存成本,都是一笔庞大到令人咂舌的开支。

  仓库自不用说,首先要够大,大到足够放得下这么多粮食;

  其次,还要满足通风、干燥,远离水源、交通便利等种种条件。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过去千百年来,农户才宁愿在秋收之后,将自己的粮食低价卖给商贾,第二年又高价买回家食用,也不攒点钱,自己造个储存粮食的小粮仓。

  ——除了掌握庞大资金,有能力承担这庞大储存成本的商人,而且是豪商巨贾之外,普天之下,有能力储存这么多粮食的,便只剩下官府了。

  官府的粮仓,肯定不会帮百姓存粮食,只会存发放俸禄的禄米、供给军队的军粮,以及府、库的存粮。

  至于商人,花费如此庞大的资金、成本储存粮食,自然就会赚取‘亿点点’差价。

  而在过去,聚居于长安的功侯勋贵们,几乎从不曾和粮食打过交道;

  即便是封国收上来的租税(粮食),也基本都是直接原地卖掉,换成钱、金存在封地,或运到长安开销。

  冷不丁冒出这么个一本万利的买卖,功侯们自也顾不上,也不愿意建仓库或是找仓库。

  ——反正刘胜愿意帮大家存着,那就存着呗!

  至于刘胜‘侵吞这部分粮食’的可能性,也并没有让任何一位公侯勋贵感到担心。

  因为这个时代,是以德立身的时代。

  只要刘胜做了这样的事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