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四章 替罪羊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力做主,将差事交给了王仁赡。

  此事李延庆倒也不好置喙,毕竟赵二这会是滁州城实际掌控者。

  进到推官衙门,李延庆明显能感觉到气氛与昨日有了变化。

  流言已然传开啊...李延庆与几位属下打了声招呼,得知今日并无案件需要自己审理,便照例进了耳房,开始审阅卷宗。

  读着卷宗,李延庆的思绪就开始飘忽起来:

  朝廷这次到底会如何处置这次假捷报?

  李延庆不由联想到了后世:这次不出意外,朝廷应该是拉点官员出来背锅,对外声称这所谓的捷报,是某些官员的疏忽或者错漏......

  这样朝廷威望能勉强保住,假捷报也能敷衍了事,只有一小撮官员会倒霉,但朝廷肯定会暗中给出补偿,简直是皆大欢喜。

  濠州后世蚌埠市城外,三万周军分成三座大营,将城池团团围住。

  城西一处最宽敞的营帐内,郭荣正在与三位宰执商议要事。

  郭荣面容威仪,环顾下首三位宰执:“这捷报一事,该如何收场?”

  范质当初同意了这项计策,又是当朝首相,当先开口:“臣以为,可借口是翰林院在誊抄诏书时有所错漏,将几名相关翰林学士革职查办即可。”

  既然想出了假捷报的计策,范质当然也想好了处置的方法,二十几名翰林学士中有十几名学士已是垂垂老矣,正好借此机会清洗一番翰林院,同时也好顺便安插点自己人进去。

  郭荣不置可否,转头看向李谷与王溥:“你们以为如何?”

  李谷徐徐回道:“范相公所言甚是,事后对遭受革职的翰林学士做出适当补偿即可。”

  作为次相,李谷虽说并未与范质通过气,但两人向来默契十足也、同气连枝。

  两位大哥都表态了,三相王溥当然也只能附和:“臣无异议。”

  王溥下意识地觉得这处置方法有些不妥:抛出几名无辜的翰林学士了事?这实在有些过于草率,而且后患隐忧不少,但他一时半会又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

  “那就这么定了。”郭荣面无表情,吩咐道:“此事由范卿负责,处置方法一定要能服众,切不可有损朝廷威望。”

  范质心领神会,轻轻低头:“臣遵命。”

  郭荣如此急着处置假捷报一事,其实与周军攻打濠州城不顺有关。

  两日前郭荣领军疾行至濠州城下,便立刻领兵亲赴城下,向城头守军亮出皇帝仪仗,并派出嗓门大、懂淮南口音的士兵到城前喊话,声称寿州已破,只要郭廷谓愿意献城投降,周朝愿意给他正任节度使的位置,还会善待城内守军与居民,绝不杀降。

  当时见濠州城头有所慌乱,郭荣预感到自己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城池,心中甚是欣喜。

  可没过多久,城头就恢复了平静,只传来旌旗迎风飘荡的声响。

  郭荣不死心,又派力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