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 替罪羊_奋斗在五代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最大的几名弓兵,将数百份劝降文书射入城内。

  但等了半日未能等到想要的结果,郭荣终于按耐不住,下令全军攻城,想试探下城中虚实。

  可周军刚靠近城外的木蒺藜阵,想要拆除这些守城设施时,城头就是一阵箭羽浇下。

  终于,周军顶着盾牌,拆掉了城外的蒺藜阵,拆掉了几圈木拒马,靠近了护城河前塞满木刺的壕沟,城头却传来了守将郭廷谓中气十足的吼声:“周皇何必行此猥琐之计,寿州城依旧在我大唐手中,我郭廷谓绝不会有愧于唐皇!”

  作为濠州守将,郭廷谓并不清楚寿州城是否还在南唐手中,他虽然早就听闻寿州已被周军攻克,也派了不少探子去寿州打探,但皆有去无回。

  但这并不妨碍他果断地否决周军的宣传,对城内守军,他声称“寿州城破”是周军的奸诈计谋。

  郭家父子两代驻守濠州几十年,在濠州城里郭廷谓可谓是一言九鼎,守军们当然不会相信周军的劝降文书。

  如此,李重进提出的“无中生有”之计全面破产,再无实现的可能。

  而一些州县已经向朝廷发来奏章,隐晦地询问捷报的真假,郭荣心知必须尽快处理此事。

  范质提出的建议很合郭荣的胃口,郭荣也早就不满翰林学士承旨徐台符以及一帮垂垂老矣的翰林学士,正好借此机会,让徐台符告老还乡。

  所以,郭荣还特意吩咐范质,让他一定要以朝廷威望为重。

  只要将翰林学士承旨抛出来顶罪,朝廷威望自然也就能保住了。

  范质也不含糊,从大帐中出来,立刻就去了行在翰林院,做徐台符的思想工作。

  “徐学士,前因后果大抵如此,朝廷也别无他法,只好勉强委屈你一番,不过你大可放心,告老之后,名望与薪俸朝廷绝不会亏待于你,你的子孙后辈也可照旧荫补,甚至还可破格提拔。”范质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语气很是诚恳。

  早在上头要自己撰写“寿州大捷”的捷报时,徐台符就已考虑到自己会被朝廷丢出去背锅的后果。

  但他说到底只是个誊写诏书的,哪能拒绝呢?还不是只能硬着头皮撰写诏书。

  不过既然已有心理准备,徐台符此刻倒也并不感惊讶,笑呵呵道:“老朽早该告老还乡,如今能为朝廷尽最后一份力,老朽已是心满意足。”

  “学士如此通情达理,晚辈实在惭愧。”

  范质比徐台符小上不止一辈,这声惭愧倒算是发自内心,但他心中已经在琢磨该让谁来顶替承旨的位置。

  “客套话不必多说。”徐台符左手缓缓抚着皓白长须:“老朽该如何行事,还请范相明示。”

  “学士只需如此如此...”

  郭荣在濠州城下待了两日,在层层城防设施前丢下几百具士兵尸体,领兵踏上了返回寿州的路程。

  他此行就带了三万军队,而濠州城中守军足有一万,加之城防严密,守将郭廷谓也并未中计,此番绝无破城的可能。

  既然不能破城,那郭荣就只能领兵返回寿州城下,继续啃砖头。

  随着郭荣一同出发的,还有几十骑奔赴淮南各地的驿马,他们身怀诏书,以彻底解决之前的“捷报”问题。

  诏书半日后就送进了滁州城。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