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七章 外籍工人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服的了。原本就倒班工作的建筑工地,干脆是全天无休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不断的派人催促巴斯夫公司。毕竟,他们都是些辅助公司,只有巴斯夫公司安装好设备,一期工程才算是完成。

  海沧石化基地做的如火如荼,外面的评论也是一日三变。

  福*建地区的报刊自不必说。全是连篇的好话,哪个媒体要是登了不符合大局的内容,用不着大华告状,自有宣传部门找他们的麻烦。

  但其他省市和中央的媒体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100万美元的奖金,究竟应该还是不应该。要不要这样做,几乎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讨论。

  如果是20年以后。这样的讨论简直无聊。人家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用得着媒体代言吗?

  但在1991年,情况是不同的。媒体记者一方面号称无冕之王,用仿照普林策奖的方式做新闻,针砭时事,建言立策的念头强烈。另一方面,学习西方肆无忌惮的媒体风格的同时,中国媒体是没有管束的。尤其是面对非官方的问题,宣传部懒得管,文化部管不到,媒体之间的监督也形同于无。

  别说讨论别人的钱怎么花的问题了,试图规范中国人行为的媒体记者满大街都是。

  只是讨论应该和不应该,已经是李琳努力奋斗的结果了。

  苏城只得安心受之,料想评论很快就会消失了。

  诸如葛洲坝一类的事情全国轰动,总有一样能让媒体发泄过剩的精力吧。

  11月很快来临。

  葛洲坝工程的新闻确实铺天盖地,然而,新闻的角落里,总免不了有讨论奖励和奖金的文章,三五不时的,记者们还会联系到深交所股市,去判断苏城目前的资金数额。

  深交所的股票已经涨到了18元左右,迫近历史高点。苏城购买的3亿元股份,等于凭空上涨了亿。这部分资金是要公开的,也让刚刚接触到资本市场的人咋舌不已。

  再加上海沧基地和台塑的关系,大华的热点持续了半个多月,苏城也不知道该哭该笑了。

  会议期间,李琳也是万分无奈,说:“现在人对钱太敏感了。听说一天的完工奖就有100万美元,眼都红了,有熟悉的编辑告诉我,他们最近投稿的数量都增加了一倍,增加的全是说大华的奖励制度的,要是一篇都不发,也说不过去,所以偶尔要发表一篇……”

  “这家发一篇,那家发一篇,数量就多了。”杨明接着说了一句,他每天负责整理媒体资料的,现在也痛苦非常。

  “媒体评论是媒体评论,现在就怕官方介入。我们和几家公司都是签约了的。新兴集团且不说。巴斯夫公司可不好伺候。上头要是让我们修改完工奖。巴斯夫公司第一个不乐意。”钟志根补充了一句。

  “实在不行,就和巴斯夫公司谈一下,换个名字

  请收藏:https://m.xiaoni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